首页|机构设置|教务管理|教学改革|办事指南|本科教学工程|下载专区|新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教务管理>>实验室管理>>正文
 
河南中医学院实验教学改革方案
2012-12-11 11:52  

为进一步深化我院实验教学改革,优化和合理配置教学资源,积极探索新的实验教学运行机制,有效提高实验室建设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特制定本改革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强化实验教学管理。按照整体布置、以点带面、科学设置、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和谐共赢为原则,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和共享,全面提高投资效益。

二、性质与定位

设立集医、药、文、理于一体的多学科、大综合校级教学实验中心,构建本科实验教学大平台。

三、目标与任务

优化和合理配置实验教学资源,理顺和加强实验教学管理,改革和发展实验教学内容,增加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

承担全校实验与实训课教学任务,并向社会开放,全面提高实验教学资源的投资效益。

四、实验教学改革内容

(一)实验教学管理体制改革

理顺实验教学管理体制,强化实验教学管理,改变一个实验室为一门课程服务的分散设置模式,以学科、学科群及新一轮专业调整为目标,组建结构完整、功能齐全、集中管理、有利开放、综合性强、创新空间大、效益明显的实验教学体制和结构。采取一、二级管理相结合以一级管理为主的实验教学管理体制,全面实现使集约型管理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1、建立实验教学体系

设立“河南中医学院教学实验中心”

中心下设5个实验教学部和20个综合实验室。

实验教学部包括:基础医学实验教学部、药学实验教学部、临床医学实训教学部、理工实验教学部、人文综合实验教学部。

综合实验室包括:解剖、形态、机能、生化、化学、生药、制药、诊断技能、临床技能、外科总论、护理、康复、工程、物理、计算机、艺术、语言、心理、管理、人文社科基地。

2、管理与职责

①实验教学归属主管教学院长领导。

②教学实验中心设在教务处,由教务处主要负责实验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全面负责实验教学的运行管理。

③教学实验中心设主任1名(副处级),负责全院实验教学的运行、协调和管理工作。

④各实验教学部设主任1名,享受学科带头人待遇。负责本实验教学部实验教学的运行、协调和管理工作,并按相应条件和程序进行聘任。

⑤各实验室设主任1名,享受学科负责人待遇。负责相关课程实验课的组织、运行、协调和管理工作,并按相应条件和程序进行聘任。

(二)实验课课程体系改革

1、优化实验课程结构:以实验教学中心为单位,将内容或性质相近的实验课进行有机的整合,对新开实验课内容进行整体优化,低年级多开出设计性实验,高年级多开出综合性实验。

2、改革实验教学内容:按照同类合并的原则,进行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包括实验计划、实验大纲、实验教材和实验课件等。

3、独立开设实验课程:实验课与理论课相对分离,单独开设,实验教学计划兼顾理论课教学进度,分段开出。

(三)实验教学队伍建设

1、建立实验教学与理论队伍互通,核心骨干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的实验教学师资队伍。

2、对实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有效提高实验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实验水平。

2、含有实验内容的学科新进教师首先进入相应的实验室工作一年以上后,再进行分流。

(四)建立实验教学分配制度与考核体系

;责权利相结合,实验课教师与理论课教师同等待遇;

中心主任、包含3门课程以上的试验室主任。

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共享。处理好理论课与实验课、需要与可能、眼前与长运、传统和现代、一步到位和分步实施五个关系,采取一、二级管理相结合以一级管理为主,专兼职相结合、责权利相结合,逐步完善实验教学管理,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有效提高实验教学管理水平。并以实验课教学的课程体系改革为契机,深化实验教学内容改革,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的开出率,增加实验室开放的时间和范围;加快实验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语音室等硬件教学资源的建设,促进我院实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

1、

3、完善管理队伍,明确人员待遇

(1)实验中心主任由二级学院教学副院长担任,并设立专职副主任;

(2)

(三)

(四)。

三、实验教学改革后的主要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职责

(一)教务处主要职责:主要负责实验教学的管理、运行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二)人事处主要职责:主要负责实验教学机构设置、实验教学管理队伍和教学队伍的完善和建设。

(三)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主要职责:主要负责实验资源的优化配置、实验室发展规划、一级实验室使用的评估。

河南中医学院医药类专业实验课课程体系改革

指 导 意 见

为进一步深化医药类专业实验课教学内容、手段、方法改革,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根据学院课程体系改革的整体布署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我院实验课建设的实施意见》的要求,特制定我院实验课课程体系改革指导意见。

一、实验课课程体系改革的原则与要求:

一)体制为先,整体优化的原则:

实验课课程体系改革要与当前实验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相契合,要以院系为单位,将内容或性质相近的实验课进行有机的整合;新的实验课要对内容进行整体优化,低年级多开出设计性实验,高年级多开出综合性实验。

二)独立开设,分段开出的原则:

新的实验课要与理论课相对分离,单独开设,在进入教学计划时要兼顾理论课教学的进度,可分段开出。

三)课程互通,突出特色的原则:

同一专业类别下的不同专业及其方向可开设相同的实验课,但要根据各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开设学期、学时及实验内容,突出本专业的特色。

二、课程体系改革后实验课的整合方案

将我院目前医药类专业需开设的实验或实训课程按其课程性质和相互关系,分以下三类:

一)医学基础类实验课程:包括以下5门

1、《医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该课程以形态、机能类实验项目为主线,将其中演示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中的基本技能项目综合、完善而成。

2、《正常人体解剖学实验》:同原实验。

3、《基础形态实验》:将医用生物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病理解剖学)、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人体寄生虫学、法医学内容整合。

4、《机能实验》:将生理学、药理学、中药药理、病理生理学内容整合;为突出中医药特色,增强学生对中医学的感性理解,开出能够科学印证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等课程基本理论的机能实验。

5、《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内容整合。

二)药学类实验课程

1、《理化实验基本操作技术》:该课程以物理、化学类实验项目为主线,将其中的基本操作、基本技能项目综合、完善而成。

2、《基础化学实验》:将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整合。

3、《专业化学实验》:将中药化学、天然药物化学、中药制剂分析、部分课程(药剂学、中药药剂学、生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的理化分析部分。

4、《生药学实验》:将药用植物、药用植物栽培、生药学、中药鉴定学中部分内容(显微鉴定、性状鉴定、基源鉴定)整合。

5、《制药学实验》将中药药剂学、中药炮制学、药剂学制药相关实验技术整合。

三)医学临床类实验课程

1、护理学基础实验:在原护理基本功实验的基础上补充、完善。

2、中医诊断实验:同原实验。

3、西医诊断学实验:将西医诊断学实验与影像诊断学实验整合而成。

4、西医外科学实验:同原实验。

5、临床技能实验:将临床各科常用的技能合并,主要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骨伤科、针灸推拿等实验课程。

三、课程体系改革后实验课的开设方案

根据不同专业当前开设的实验课类别和学时数,对各个专业实验课的开设提出以下方案:

一)医类本科(含中医本科、骨伤本科、针推本科、中西医临床本科):

开设医学基础类实验课程5门、医学临床类实验课程5门。

1、《医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中西医本科第一学期,中医类本科第二学期;均为36学时。

2、《正常人体解剖学实验》:中西医本科第一学期,中医类本科第二学期,均为18学时。

3、《基础形态实验》:跨学期开设,中西医本科安排在第一、二、三学期,中医类本科安排在第二、三、四学期,每学期33学时,共99学时。

4、《机能实验》:跨学期开设,中西医本科安排在第三、四、五学期,中医类本科安排在第四、五、六学期,每学期27学时,共81学时。

5、《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实验》:中西医本科第三学期,中医类本科第四学期,均为21学时。

6、《护理学基础实验》:均开设在第六学期,9学时。

7、《中医诊断学实验》:中西医本科第四学期,中医类本科第三学期,均为18学时。

8、《西医诊断学实验》:中西医本科第五学期,中医类本科第六学期,均为24学时。

9、《西医外科学实验》:均开设在第七学期,中西医本科36学时,中医类本科18学时。

10、《临床技能实验》:跨学期开设,中西医本科安排在第六、七学期,中医类本科安排在第五、八学期;分别开设针灸推拿类实验(36学时)和临床各科技能综合实验(54学时),针推本科只安排临床各科技能综合实验,针灸推拿类实验按目前实验项目开出。

二)药学类本科(中药本科、药学本科、药物制剂本科、制药工程本科)

1、《理化实验基本操作技术》:开设在第一学期,36学时。

2、《基础化学实验》:跨学期开设,分别安排在第二、三、四学期,根据专业不同,每学期开设40-50学时,共140学时左右。

3、《专业化学实验》:跨学期开设,分别安排在第五、六、七学期,根据专业不同,每学期开设60-70学时,共200学时左右。

4、《生药学实验》:跨学期开设,分别安排在第四、五、六学期,根据专业不同,每学期开设60-70学时,共200学时左右。

5、《制药学实验》跨学期开设,分别安排在第六、七学期,根据专业不同,每学期开设40学时,共120学时。

四、课程体系改革后实验课的计划下达:

课程体系改革后的实验课及其开课学期、学时数和学分应在教学计划中明确列出,并尽量独立开课。教务处根据教学计划每学期向各院系实验中心下达下一学期各实验课的教学任务通知书,各院系实验中心具体统筹分配实验教学任务,合理安排好实验教学工作。

五、课程体系改革后实验课的考核办法:

教学计划中的实验课如单独开设,要采取理论知识考核和操作技能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成绩按百分制计。其中理论知识考核占总成绩的40%,可采用开卷、闭卷或口试进行,并参考平常实验中的表现;操作技能考核占总成绩的60%,可采用综合性或设计性的实验项目进行考核。

教学计划中的实验课如未单独开设,考核与计分方法按原方式不变。

六、课程体系改革后实验课的教材规划:

根据课程在各专业开设的不同,需编写以下实验教材:

一)医学基础类实验课程(5部):

《医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基础形态实验》、《基础形态实验图谱》、《机能实验》、《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实验》

二)药学类实验课程(5部)

《理化实验基本操作技术》、《基础化学实验》、《专业化学实验》、《生药学实验》、《制药学实验》

三)医学临床类实验课程(3部)

《护理学基础实验》、《中医诊断学实验》、《临床技能实验》

河南中医学院教务处

2006.2.14

关于设置“河南中医学院教学实验中心”的意见

河南中医学院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的

一、

二、目标与任务:

三、设置原则:(三原则)

一)整体布局,以点带面的原则:

教学实验中心的设立应放在学院实验改革的总体布局中去安排,其布局的其支撑点有四个,即实验课课程体系改革,实验教学体制建设,实验人员队伍建设,实验人员分配与考核体系建设。教学实验中心的设立应以第一点或第二点为突破口,以点带面,整体实施。目前在我院医学实验中心所进行的实验课课程体系改革较为成功,其经验可供建立其它实验中心借鉴和参考。

二)科学设置,因地制宜的原则

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实验室建设的五项规定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有关精神,科学合理地设定实验教学中心和实验室。依据我院现有的实验条件和规模及承担的各项教学实验任务,设置相应的实验教学中心。要改变一个实验室为一门课程服务的分散设置模式,以学科、学科群及新一轮专业调整为目标,组建结构完整、功能较全、集中管理、有利开放、综合性强、创新空间大、效益明显的实验教学体制和结构,使其有利于集约型管理,有利于资源的配置和优化。

三)以人为本,和谐共赢的原则:

实验中心的设立,要充分考虑目前实验室人员的个人情况与专业特长,充分尊重实验教师的意愿,在广泛征求实验教师的意见的基础上安排岗位与人员。同时,为了适应培养创新人才、实用人才和实验教学改革的需要,建立起实验教学与理论队伍互通,核心骨干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的实验教学师资队伍。

四、把握好五个关系:

一)理论课与实验课的关系

二)需要与可能的关系

三)眼前与长远的关系

四)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五)一步到位与分步实施的关系

五、要做到二个结合:

一、一级二级管理相结合:以一级管理为主,一、二级管理相结合。

二、专兼职相结合:实验教学中心和实验室设置专职和兼职实验教学岗位及专职实验技术工作岗位,以便在完成实验教学任务的同时,对实验教学的课程体系、内容、方式和方法进行研究,为更好的开展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供体制保障、结构保障和师资保障。

关闭窗口
教务管理信息系统  

 

* 教务信息综合管理系统
* 网络教学辅助平台
* 实验教学管理系统(教师)
* 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学生)
* 课程资源云平台
* 精品录播
* 常态化录播
* 精品课程
* 学籍学历查询
* 学位信息查询
* 尔雅网络通识课
* 智慧树学习平台
*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友情链接  

 

河南中医药大学教务处  地址:中国 河南省 郑州市龙子湖高校园区河南中医药大学新校区
电话:0371-65680055  邮编:450046